图书首页
|
专题
|
连载
|
新闻
|
书评书摘
|
访谈
|
E-book
|
书城
|
组合查询
图书:
书 名
出版社
作 者
丛书名
作家:
按字母
→A-C
→D-G
→H-K
→L-M
→N-V
→W-Z
按地区
→中国
→外国
文章:
标 题
作 者
日 期
关键字
热点推荐
多丽丝·莱辛
钱文忠
村上春树
奥尔罕·帕慕克
黎东方
郭敬明
米兰·昆德拉
余秋雨
丹·布朗
《
又来了,爱情
》
定价:
¥
23.00
折扣价:¥
20.70
(节省:¥
2.30
)
该书已经售空
缺货登记
著者:
[英]多丽丝·莱辛
译者:
瞿世镜 杨晴 译
丛书名:
现当代世界文学丛书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出版日期:
2001-02-01
ISBN:
753272302X
版次: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367
·
波斯短歌行
·
叶芝诗集(增订本)
·
普希金抒情诗选
·
石黑一雄诺贝尔奖获奖演说——我的二十世纪之夜及其他小突破
·
某晚当我外出散步——奥登抒情诗选
更多>>
本书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近年来的力作。小说以青鸟剧团排演新戏为切入点,平行展开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新戏的女主人公——十九世纪美貌绝伦的女才子朱莉·韦仑的传奇爱情经历;另一条是此戏的编剧——年逾六旬而风韵犹存的知识女性萨拉在排演时与比自己年轻数十岁的导演、演员之间产生的情感纠葛。通过这两条线索,作者深入剖析了当代西方老年人爱情生活的困境和痛苦。本书文笔细腻精湛,独到隽永,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深度与文学价值,不失为当代女性文学中的精品力作。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0—2013),获得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为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1919年出生于伊朗,原姓泰勒。父母是英国人。在莱辛5岁时她全家迁往罗得西亚,此后20余年家境贫困。她15岁(又有说是12—13岁)时因眼疾辍学,在家自修。16岁开始工作,先后当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等。她青年时期积极投身反对殖民主义的左翼政治运动,曾一度参加共产党。荣辛曾两次结婚并离异,共有3个孩子。1949年她携幼子移居英国当时两手空空,囊中如洗,全部家当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说草稿。该书不久以《青草在歌唱》(1950)为题出版,使莱辛一举成名,它以黑人男仆杀死家境桔据、心态失衡的白人女主人的案件为题材,侧重心理刻画,表现了非洲殖民地的种族压迫与种族矛盾。此后莱辛陆续发表了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即《玛莎·奎斯特》(1952)、《良缘》(1954)、《风暴的余波》(1958)、《被陆地围住的》(1965)以及《四门之城》(1969)——以诚实细腻的笔触和颇有印象主义色彩的写实风格展示了一位在罗得西亚长大的白人青年妇女的人生求索。这期间她还完成了一般被公认是她的代表作的《金色笔记》(1962)。大约从六十年代以来,莱辛对当代心理学及伊斯兰神秘主义思想的兴趣在作品中时有体现,但她仍然关注重大的社会问题。七十年代中她撰写了有关个人精神崩溃的《简述下地狱》(1971)及讨论人类文明前途的《幸存着回忆录》(1974)。《黑暗前的夏天》(1973)讲述一位中年家庭主妇的精神危机。此后她另辟蹊径,推出一系列总名为《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的所谓“太空小说”;包括《什卡斯塔》(1979)、《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1980)、《天狼星试验》(1981)、《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1982)等,以科幻小说的形式写出了对人类历史和命运的思考与忧虑。莱辛是一位多产作家,除了长篇小说以外,还著有诗歌、散文、剧本,短篇小说中也有不少佳作。近年来仍不断有新作问世。像《简·萨默斯日记》(1984)和《好恐怖分子》(1985)一类作品,就题材和风格而言,似是对作者早期写实方法的一种回归。
相关产品:
·《
祖母
》
·《
又来了,爱情
》
·《
又来了,爱情
》
·
多丽丝·莱辛和她的作品
(
2005-01-02
)
·
又来了,爱情
(
2005-01-01
)
·
又来了,莱辛
(
2000-03-29
)
·
多丽丝·莱辛:早年的艰辛 迟到的诺奖
(
2007-11-08
)
·
莱辛作品重印在即——两家国内出版社闻风而动
(
2007-10-12
)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沪)字001号
沪ICP证020698
版权所有:上海数字世纪网络有限公司
2001--2021 ver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