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首页 | 专题 | 连载 | 新闻 | 书评书摘 | 访谈 | E-book | 书城 | 论坛 | 组合查询
热点推荐

余秋雨 村上春树 丹·布朗 郭敬明 米兰·昆德拉 黎东方 多丽丝·莱辛 奥尔罕·帕慕克 钱文忠

莱辛作品短线看好长线难说

2007-10-29 9:58:26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作者:魏丹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出乎意料授予88岁的英国老妪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后,给一些出版社和书店带来机遇。据了解,国内拥有多丽丝·莱辛部分作品中文版版权的出版社都表示将重印其作品。

    译林出版社营销部的罗大明主任告诉记者,该社在1999年就曾出版过莱辛的作品,因为当时反映一般,所以只印了一版。莱辛获奖之后,文学界和读者的反映强烈,前来询问和征订的读者很多,尤其对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期望很高,所以译林在第一时间紧急加印了《金色笔记》35000册,现在预计印数还不够,本月底可能会继续加印。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出炉,不仅为出版社创造了商机,对于各大书店来说同样如此。记者近日走访了几家大型书店,在博库书城看到,莱辛作品《金色笔记》在上架后仅仅两天就一售而空,现在处于缺货状态。店员告诉记者,这两天莱辛的作品销售异常火爆,不仅是零售,还有团购的。在上海书城,记者看到设有历届诺奖作品的专柜,但莱辛的作品还没有上架,据书城企划部的江利说,现在已有很多出版社开始加印莱辛的作品,相信不久之后,读者就可以在上海书城购买到她的作品。

    目前,外文图书销量不佳,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无疑成为销售热点,一方面是受到很多文学爱好者的关注;另外,由于莱辛的作品,例如《金色笔记》,因其关心年轻女性面对生活挑战时,如何协调感情与社会矛盾的问题,所以还吸引了一部分女性读者的目光。

    对于这种情况,博库书城的何建华总经理分析道,以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还是吸引了一部分层次较高的读者的关注。在莱辛获奖之后,博库书城设立了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专柜,其中当然也包括莱辛的作品,目前为止销量很好,很多公共和街道图书馆都陆续前来征订。

    当记者问及莱辛的作品是否会常销不衰时,何建华的回答是犹豫的,他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多是国外的作家,他们的作品目前在国内所涉及的范围并不广,因为国内真正崇拜文学,关心诺奖的读者并不多。虽然拥有诺奖得主的头衔,但影响力比起像易中天、于丹等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很难保证莱辛作品的销量会一直上升。

    对于这个问题,译林出版社的罗大明说,诺贝尔获奖作品以往的销量都不是很理想,通常是靠名气来支撑,销量很少有过10万册的。因为毕竟对深度文学感兴趣的人不多,而且获得诺奖的作品对普通读者来说确实不太好读。对于莱辛的作品,其中两三本或许销量不错,所有作品全部畅销是不现实的,所以面对目前这股出版热潮,还是保持清醒的头脑比较好。

    就诺奖作品而言,以纯文学居多,对普通的中国读者来说,阅读未必容易,所以现在的读者似乎不太关注作品本身,读者选择购书的趋势跟以往也有了很大不同,基本打破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那股自主的读书热潮。面对种类繁多的图书市场,更多的读者是在一些营销概念、舆论引导的作用下选择购买图书,同时还会受到出版社宣传或者某种潮流因素的影响,诺贝尔文学奖自然成为影响读者购书的一个重要指标。

    对于图书销量是否与宣传炒作有关这个问题,博库书城的何总和译林的罗大明给出相反的意见。何总说,适度的宣传和媒体的炒作对图书的销售是有利的,设立专柜,或把某本书放在显眼的位置,都是一种宣传策略,不少读者会慕名前来,会不会买,买了会不会读,我们另当别论,但至少诺贝尔文学奖的号召力还是很大的,有越来越多的人去了解诺奖的作品,这对于提高全民素质来说是一个乐观的现象。而罗大明则认为,不能把诺奖作品太商业化,要从文学的角度来推荐,毕竟这些作品都含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适合做文学方面的研究。

http://www.ewen.cc

     我要发言   



|公司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沪)字001号

沪ICP证020698

版权所有:上海数字世纪网络有限公司  
2001--2008  ver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