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首页 | 专题 | 连载 | 新闻 | 书评书摘 | 访谈 | E-book | 书城 | 论坛 | 组合查询
热点推荐

黎东方 丹·布朗 村上春树 奥尔罕·帕慕克 钱文忠 米兰·昆德拉 多丽丝·莱辛 郭敬明 余秋雨

剖析知识女性情感佳作

2007-12-23 17:25:20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增爵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在《又来了,爱情》中,细致入微地剖析了知识女性对爱情的渴望。她还指出,无论这种渴望带来的是痛苦还是愉悦,是浪漫还是现实,它都是女性情感生活中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上海译文出版社近日出版的这部小说中译本,情节极具戏剧性。故事发生在20世纪末的英国。主人公、守寡多年的知识女性萨拉是一名编剧,她读到了19世纪末期一个混血女子朱莉遗留下的日记,被其打动。立即提笔写了一个以朱莉生平为内容的配乐剧本。剧本得到了相关资助方的肯定。伦敦青鸟剧团决定开排此剧,这时有人送来同样内容的一个剧本,它是一位叫斯蒂芬的男编剧写的。萨拉决定与斯蒂芬见面,说服他作为共同编剧之一,但要求他改变他写作的基调。想不到这次见面,却将萨拉卷入了斯蒂芬的感情纠葛之中。斯蒂芬已结婚成家,家境富裕,妻子却与女管家是同性恋伴侣。他向萨拉倾诉自己的感情缺失。斯蒂芬过于亲密的倾诉方式,开始触动萨拉压抑多年的感情世界。萨拉更想不到的是,在排练朱莉这个戏剧的过程中,又有年龄小于她的两名男演员和一位导演,相继向自己求爱……面对这一波又一波的爱情攻击,萨拉百感交集。同时,她作为一名知识女性,之所以会被上世纪末的混血女子朱莉日记打动,也正是因为朱莉的身世。朱莉才华出众、容貌美丽,却因门第低下,先后与两个白人青年相爱,却无法成婚,最终为维护自身爱与被爱的权利和尊严,以自尽表示抗议。莫非美丽的才女都红颜薄命?
    
    就这样,《又来了,爱情》用戏里戏外的人生经历,借两个不同时代的才女遭遇,探讨人生中爱情的位置。作者出色描摹了萨拉拼命把持自己,一次又一次拒绝男性的各种形式的求爱,但她内心却痛苦万分又百般无奈。小说对于爱情,是相互倾慕、情趣相投的精神恋爱;还是情欲勃发,肌肤相亲的肉体满足,都有入木三分的刻画,显示了这位女性作家卓越的才华。

http://www.ewen.cc

     我要发言   



|公司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沪)字001号

沪ICP证020698

版权所有:上海数字世纪网络有限公司  
2001--2008  ver 3.00